学习拼搏 传承创新
通过近段时间的查阅我厂建厂以来的档案资料,前辈们那忘我的顽强拼搏的工作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纵观老白干酒厂的历史,就是一个学习的历史。无论是学习党的政策方针还是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我们的前辈都做的一丝不苟。为了均衡生产,使出酒率整体提升,出酒率低的小组去模范小组赵大河、刘瑞合等小组学习。技术模范的小组到其他小组指导。同时多次到兄弟厂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回来后向全体职工汇报,使整体技术得到了提高。
1963年的春节期间,赵大河、张新怀、赵寿山等十名工人为了生产不回家过节。回家的87名职工中除一人因病请假,其余全部按时回厂。技工秦西彬和工人李凤顺冒雪顶着大风推着自行车走了100里路也按时回厂。1963年8月9日晚十点,洪水淹没了酒厂,酒厂全体职工在厂领导的带领下团结一致顽强拼搏,不顾个人安危投入到抗洪抢险中来,他们这种为了国家企业这个大家而舍弃小家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代的老白干人。
为了保持衡水老白干酒的传统风味,建厂以来我们的前辈多次走访原来的老工人,找来老工人座谈并指导,在1963年2月将有20年烧酒经验的老技工赵延年调回老白干酒的生产,以传承老白干两千年来的传统工艺,并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还通过多种渠道来提高 衡水老白干酒的质量。如多次进行技术试验,加强技术管理。采取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延长发酵周期,低温入池,掐头去尾等技术方法不断的提高老白干酒的质量。并采用抽兵换将的方法以达到均衡生产。实行了稳,准,细,净,安的五字操作准则。
在六十年代物资匮乏,酿酒原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先辈们集思广益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替代品酿酒,保证了正常的生产。孙金捧是一名维修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有多项发明创造,他发明的鼓风扬碴机至今依然被使用。
通过这次档案资料的查阅和学习,我看到了前辈们忘我的拼搏精神,虚心的学习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及秉承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思想,这给我们后来人树立了极好的榜样。这种学习、拼搏、传承、创新的精神就是一代一代老白干人的光荣传统,它必将带领着老白干人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伴随着衡水老白干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