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
文化老白干

翻阅老白干档案心得分享

翻阅完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三年的老白干档案资料,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三年困难时期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粮食短缺和饥荒,随后而至的便是一九六三年的特大洪水,整个冀中平原一片汪洋,当然洪水也淹没了我们老白干酒厂。在那个严重缺粮,食不果腹的年代,究竟是什么力量和信念支撑着我们老白干度过了那段艰苦岁月,而且基本上没有间断对粮食酒的生产(只是生产量减少了)。除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

首先,理性与务实。

那个年代大搞各种运动,虽然老白干也积极的参与各种运动,但老白干始终没有放弃对白酒的生产及技术的改进、创新与推进工作,在那个粮食极其匮乏的年代,我们除了保证一小部分工人用有限的粮食生产粮食酒外,我们还寻找了许多粮食的替代品如多穗高粱秸秆、甜草根、花生皮、水荧草等等来酿造白酒,凭着老白干人的理性和智慧做到了运动和工作两不误并度过了那几年缺粮的困难时期。那时,老白干实行“干部轮流到车间当五好工人”活动,如干部刘五进到快粬小组劳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全组制定了操纵规程,调节了温度管理不均衡的现象,由原来的三房改为四房,减少了容量,由高温45度调为42度,提高了快粬质量。又如干部宫凤女到包装车间劳动,很快掌握了包装技能,并鼓舞了其他工人的干劲,由日装酒450瓶提高到500瓶,并且降低了损耗率,由1%降低到0.5%。正是因为这些干部们到车间与工人们融为一体共同劳动,及时发现了生产中的不足和亮点,并不断改进使之更加完善,这种务实精神积极的推动了生产。

其次,学习、创新与推广。

在五十年代,我们厂就经常派先进生产者到其他兄弟酒厂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学习回来后应用于生产中,如全国劳动模范赵大河在学来的先进技术基础之上进一步总结出“一找、三稳、四准、两钻研”的酿酒先进经验,使出酒率达到58,并将自己的先进创新经验推广到其他班组中,提升了整体出酒率。还有赵怀玉把簸箕上绑上铁片,发明了“三齐装甑法”,这种方法一直延续至今。正是因为不断的学习、创新并把先进的经验方法推广开来应用于工作中,使之落地生根才能不断推动老白干前进的步伐。

最后,团结、忘我的团队精神。

一九六三年八月九日二十二点我厂被洪水淹没,水深过两米,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三米,面对无情的洪水,我们全体老白干人团结一心,积极地投入到防洪、抗洪、抢救国家财产及灾后重建工作中,把老白干人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涌现出一批抗洪模范人物和抗洪模范人物事迹,正是由于老白干人的团结、忘我的团队精神,使这场与洪水的斗争仅仅持续了二十多天就恢复了生产。

“理性、务实、学习、创新、团结、忘我”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我们老一辈老白干人走过了那艰苦岁月,为我们迎来老白干日益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包二车间:赵丹丹

发布时间:2017-01-09 15:26:27 来源: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