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 心 服 务
2016年百日服务竞赛演讲大赛预赛(质量中心)之二十八
专业来自匠心,服务源于真诚。“工匠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2016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人耳目一新。
工匠,曾是中国人数千年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铁匠、石匠等各个行业的手工匠人以精湛技艺在传统生活中打下底色,他们所代表的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精神永不过时。弘扬“工匠精神”,促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各个行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弘扬“工匠精神”,将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如果每个企业的每个专业人士都专注于自己的岗位发挥聪明才智,中国的制造、智慧、质量将会成为中国的名片,受到世界尊重。
我们质量人也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质量中心的综合功能,保障企业安全、优质、高效运行。“工匠精神”对于质量人来说就是务实肯干的工作心态,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努力向前的工作激情,一种对工作认真执着、对业务精益求精、对服务精雕细琢的精神。
我们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呢?我认为首先要钟爱本职工作,将“工匠精神”牢记在心间。只有对所从事的职业充满高涨的热爱之情,才能有良好的责任心对待工作。大家要把企业当作志向、理想的所在,把工作当成兴趣爱好,把情感倾注于工作之中,作为自己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仅仅认为是自己赚钱、谋生的一种工具,这样才能体现出最大的价值。其次,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地超越自我。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做这份工作,就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下决心刷新目标,逐步改进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积极参加业务“充电、比武”,使自己成为精通业务、刻苦钻研、优质服务的能工巧匠,善于用创新的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精雕细琢,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业务做出亮点、做得精彩,做到超乎寻常,不断开拓新的高度,追求工作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再次,要克服浮躁心理。如今,许多人浮躁的社会心理比较突出,在快速现代化的浪潮中一时眼花缭乱,工作缺乏耐心、专注、细心和持久力,这种功利的心理难以孵化出“工匠精神”。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细心缜密,让“工匠精神”成为每一名员工的自觉追求,将这种精神作为工作的态度,成为服务的方式,做到凡事都去追求100%,而不是差不多、马马虎虎,以极致的服务打造出质量人的示范标杆,成为一种卓越和服务的标识。
谁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谁就能赢得市场。在企业发展这条道路上,没有多少捷径可走,这需要我们每位员工都发扬并运用“工匠精神”,持之以恒地做一名精益求精的工匠,扎根优质,扎根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精益求精。质量中心每年都会有理论,操作技术大比武,旨在激发职工的竞争与服务意识,在竞技中提高从业素质,在活动中规范服务礼仪,鼓励广大技术工人成为“工匠”型人才,为铸造“工匠精神”传递正能量,造就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水平的会钻研、肯钻研,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的“工匠”型质量人才队伍,进一步推动公司质量工作的全面发展和快速进步。
工匠都有一颗匠人之心,用心做好一件事,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手中辗转而成精美的物件。“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品质。我们质量中心有许许多多追求完美的“工匠”,热爱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力求为公司质量需求提供最好的服务。工匠不分大小,不论年龄,我们质量人用一丝不苟的细心、精益求精的严格和一以贯之的执著,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打造着属于质量行业的“匠心服务”。
质量中心 霍丽娜